Skip to content

前言

欢迎来到我的读书乐园,我会把我和读书相关的一些想法和书评从我的博客单独出来,分享在这个地方。

我和书的结缘

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,这么多年来,我见过有因为好读书有优越感的,有因为不读书有羞耻感的,我觉得这样的想法都不是太健康。也有人会说,很羡慕 Randy 可以坚持读书。每当这种时候,除了极力控制自己即将涌上心头的优越感之外,我还会想跟他们分享我为什么会有读书的习惯。但是这个话题太大了,别人也不一定有兴趣听我唠叨。所以在这个属于我的读书乐园,我倒是能认真地和大家分享读书这回事。

我大概从基本识字开始阅读,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家里除了读书,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可以供我消遣。小时候家里虽然有电脑,但每天只能玩两个小时。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里的书柜刚好是放在了我的房间,所以我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选书来读。家里人也从来没有主动地要求我阅读。这也电子书永远比不上纸质书的一个点:它是实物,你可以放在那里,随手就可以取得。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也读一些书,那不妨在他们的周围多放一些书,可能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拿起来读了

我没有我的朋友那么幸运,从小就能接触游戏机、电脑游戏、动画片。所以我只能通过读书来找一点乐子。

刚开始读的是《老夫子》,严格来说它不算书,只能算是漫画。但是《老夫子》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于每一篇漫画的标题都是成语,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接触了很多成语,什么「飞来横祸」、「打抱不平」等等。再年长一点,我就开始读《小王子》,那时候没有读懂,只觉得有趣,一个男孩来到不同的星球,遭遇了不同的趣事。没有读懂玫瑰和狐狸对小王子的爱的不同意义。这也让我意识到,读书很讲究时机,不同的经历背景下读同一本书,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。所以说有些书是适合在不同的阶段重复阅读的。读书不是一件追求读过的任务。

那时我还没主动要求过家人给我买书,书柜里的书都是我姐姐买的,我只是选些书名有趣的书来读。写完作业读,上厕所读。每次要上厕所,我也要憋着先从书柜里精选一本书带进厕所。我不觉得这是因为我对阅读如饥似渴,我只是想在上厕所的时候有点事情可以做。如果当时我有一台 Gameboy, 那我应该还是会选择打着 Gameboy 上厕所的。

这让我直到现在,当我每次到书店或者其它充斥着书本的地方的时候,我总会想上厕所。一开始我以为是纸质书会释放某种有利于排遗的化学物质,后来我上网查了很久,都没有这样的研究结论,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从小这样的习惯形成的一种应激反应。我的大脑把书和上厕所联系在了一起。

再长大一些,大概是快要上初中的时候,我开始读一些小时候看书名不太感兴趣的书来读。印象中的第一本就是韩寒的《零下一度》。

《零下一度》封面

这本书打开了我的新世界,韩寒讨论的社会议题、玩的文字游戏、有点古怪的短篇小说、对文学的评论,都让我觉得非常新鲜。也是从读了这本书开始,我非常喜欢写作,我想写出像这样带点自己思考的文字,无论这些思考在别人看来是对的还是错的。就这样我成了韩寒的忠实粉丝,他的每一本书我都读过两遍以上,我的书柜也有两格是专门放韩寒的书的。

韩寒专柜

除了书柜里姐姐买的书,我姐也会在假期的时候带我到镇上的购书中心读书。我们在那里一待就是一天,从早上购书中心还没开门我们就在门口等,一直到傍晚我的父母下班接我们回家。

有时候我会觉得沮丧,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家里看动画片,打游戏机,而我只能在书店里读书。但在书店里读书,对我来说也挺快乐,只是那种快乐是不一样的。

那时我刚接触编程,所以在书店里会选一些关于编程的书来看。但技术书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点晦涩,所以我会去人物传记区找写代码的成功人士的传记来读。那时候在我的眼里,比尔盖茨和微软是神一样的存在(谁能想到多年后我也有幸在微软工作呢🤣),我读了他一些传记,记录了他从小接触编程到他创立微软的经历,看得我热血沸腾。我想我对做产品、做企业的热血,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有的。

读过比尔盖茨的传记,我觉得还是不够,就再去找关于微软的书。无意中发现了一本书,是李开复的《世界因你不同》。在这本书里也有提到开复在微软工作的经历,所以我对这本书很有兴趣。刚好我姐说可以给我买一本书,我就选了这本。

这本书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本普通的书,但对当时的我来说,它彻彻底底改变了我整个人生

《世界因你不同》封面

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,这本书让我想要改变世界的热情达到了一个顶点。这本书以开复在国外读书、工作的整个经历作为主线,穿插着他对人生价值的看法。整一本书都在潜移默化地跟我灌输这样的价值观:人活着就要尽量做一些能影响世界的事情,这个世界是可以因为你而不同的,不要害怕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。

除了他的经历让我羡慕之外,我也从他的经历找到了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。我也要像他一样,做一个程序员,做一个可以参与能影响世界的项目的程序员,我要用代码改变世界,不能做一个平庸的人。

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为了精进我的编程技术,我读的书都是关于技术的,这里就不详细赘述。但有一本书不得不提,那就是《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》,这本书陪伴了我高中整整三年。

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封面

很久以后有一次技术活动,我有幸和译者曹力同台吃饭,我说我是看你翻译的书长大的。我们都笑了。但他不晓得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有多大。

高中除了读技术书,我还因为对前途的迷茫,开始读一些虚构类的作品,希望能从这些书里找到我的人生答案。整个高一高二,如果你在教室里发现我不见了,基本上我都是在学校的图书馆。以至于我的借书证后来都被我用烂了。

当时我很迷茫,因为读书成绩很差,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做一个程序员。带着这样的迷茫,我读了很多和技术没关的书。首先是从韩寒的书里发现的很多近代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,像梁实秋、胡适、李敖、王小波、钱钟书等等。然后从这些人的作品里开始接触一些西方哲学相关的作品,也是在那个时候,我对哲学充满了兴趣。

在我高二那年,我姐姐说要送我一个成年礼物。我说我想要一台 Kindle, 于是她淘了一台二手的 Kindle 4 送给了我。

过了这么多年,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情,我还是会感动得想哭,这是我这辈子到现在为止收到过最好的礼物,我用它读了很多改变了我的书。

kindle 4

因为我住校,每个月大概就回一两次家。有了 Kindle 后,每次回家我都会上网找口碑最好的书存到我的 Kindle, 为我的枯燥学校生活补充弹药。在这样的契机下,我接触到了毛姆,因为每个人都说《月亮与六便士》是一本很好的书。我也没有免俗,读了这本书。

月亮与六便士

我受到很大的冲击,这本书的理想主义像潮水一样扑到我的脸上,我被感动、被震撼,又觉得无能为力,因为我还是一个考试都考不好的差生。

我开始疯狂读毛姆,其中《刀峰》在我心中,比《月亮与六便士》更能打动我。后者的理想主义太过于纯粹,纯粹得有点不真实,但《刀锋》的理想主义更加真实,还带着一些哲学,以及哲学尽头的神秘主义。这本书也让我感受到,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活法,穷困和富裕只是两种不同的状态。从此,我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拉里(书中的男主人公)。

我如何选书

接下来分享一下现在的我是如何选书的。这也是很多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。

朋友分享的书

我目前大部分的书是来自我朋友的分享,或者在社交网络看到的书。我主要用 Twitter, 所以我经常能看到我关注的人分享他们读下来觉得不错的书,我会立刻记下来,加进我的书单中。

我认为你关注的、你欣赏的人分享的书是最有参考价值的,这比豆瓣评分更适合自己。

书中提到的书

我经常能从正在读的书中发现很多好书。比如上文提到的我从韩寒写的书就发现了很多近代文学作品。偶尔在一些非虚构类的书籍里,也会引用其它书,我都会看一看是否是我感兴趣的书。

逛书店

我喜欢逛书店。比如离职后我在上海待了几天,整个行程的主线就是围绕着上海的书店规划的。逛书店可以发现当下最流行的书,虽然不一定都适合自己,但可以很随机地找到一些和你有缘的书。独立书店一般都有自己的选品,也会让你发现一些你没听说过的书。

alt text

榜单

近几年用微信读书后,我也会关注微信读书的飙升榜和热搜榜,可以发现很多当下流行的好书。这些书不一定是新书,但很有可能是和当下社会热点事件相关的书。

我如何读书

虚构类作品没有什么方法论。对于非虚构类的书来说,开始读一本书时,我一般会粗略看看目录,知道整本书大概的结构。这样我就会大概知道我应该重点读哪个部分。有时不一定整本书都要读完,对于很大部头的非虚构类书籍,我很可能只挑我感兴趣的部分来读。

目前我阅读的设备是 iPad mini 6 和 Boox Leaf 2. 前者主要用于阅读英文书籍,因为 iPad 比较方便查词,后者主要用于阅读微信读书的中文书籍。我很喜欢墨水屏的质感。

最近一两年我对阅读英文书籍的方式有所改变,因为开始使用 沉浸式翻译插件, 我会先用它把书做成中英对照的版本,然后在 iPad 上阅读。这大大加速了我阅读英文书籍的速度。

alt text

在阅读的过程中,我会在引发我思考或者获得了新知的地方划线。在划线的同时,我会强迫自己一定要写上自己的想法。因为我发现如果只划线不写想法,以后再读划线部分,会想不起来当初的想法是什么。写下想法也是内化知识的一个过程。

读完后,我会按照我的划线,重新粗略地跳读整本书。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的作用是加强我对这本书整体结构的认知。有时候在这个过程中,会发现我第一遍阅读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。

最后我会使用 Notepal 把微信读书的划线和想法同步到 Readwise, Readwise 能帮助我随机回顾我曾经划线的内容。

偶尔在长途驾驶的时候,我也会选择听书。用的是微信读书自带的 AI 朗读。经过了多年的训练,这几年的 AI 朗读已经很成熟,听上去也很自然。我从苏州开车回广州的路上就听完了几本书。听书比较适合听非虚构类的书籍,虚构类的书我觉得还是沉浸式地去阅读会更有感觉。

读书还有必要吗?

自从有了互联网,有了很多除了文本以外的知识载体,书籍就变成了不是唯一一种获取知识和体验的方式了。我其实想不到读书有什么「秒杀」其它方式的优点,我自己也经常从 YouTube, 电影、博客之类的渠道获取知识,我不觉得读书和这些渠道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。它们只是把知识放到了不同的载体,你喜欢什么样的载体,就用什么样的载体。

比如可能 YouTube 上就有很好的关于某个心理学知识的视频,你看完学到了很多,这不比你读一本完整的心理学书差。打个不严谨的比方,就像在这个年代去对比 Switch, PS 和 Xbox, 能比的也就是不同平台的独占内容了。

因此读不读书,我个人觉得并不值得纠结。